藏北无人区,其实是有人的,不过人烟稀少而已。那么,为什么称它“无人区”呢?说来也简单,因为那里经历了从有人到无人,又从无人到有人的历史变迁新开中变传奇。现在的无人区里不仅有人生活,而且日渐繁荣,只是因为历史的原因,人们仍习惯称它为“无人区“。
1987年盛夏,我踏上风雪弥漫的青藏公路,奔向藏北高原西北部那片广袤、高寒、空气稀薄的土地——那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“藏北无人区”。
捧着这本介绍西藏那曲市双湖县自然风貌和人文景观、带着油墨香的藏汉两种文字的画册,我不由得想起30多年来十多次采访这片神奇土地,见证它发生巨大变化的感人故事。
记得1987年盛夏今日新开传奇网站999,我搭车到双湖办事处采。
藏北无人区,主要是指西藏那曲市双湖县和尼玛县(原为双湖办事处和文部办事处),那里有2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,平均海拔约5000米,周围环绕着冈底斯山、唐古拉山、念青唐古拉山、昆仑山,雪峰林立,气候恶劣,高寒缺氧。历史上西藏统治者把这里描绘成阴森恐怖的“鬼地”,甚至不准牧民越过扎加藏布江进入“鬼地”。可是它远离拉萨、那曲,可以躲开多如牛毛的苛捐杂税,牧民们把“鬼地”看成心中的“自由王国”,盼望能在那里放牧生活。
然而,旧西藏是没有“自由王国”的。当时,部族纠纷连年不断,那里常常发生械斗,许多牧民无辜丧命。新疆和阿里地区的土匪也是经常窜扰,烧杀抢掠。人数不多的牧民在无人区难于立足,许多人被迫南迁,“鬼地”成了真正的无人区。
1976年,西藏拉开了开发藏北无人区的大幕,先后在这里设立了双湖和文部两个办事处,并从附近的班戈县和申扎县划出部分乡村向北迁移。于是,沉睡的荒原终于苏醒了,“生命禁区”重新有了人烟。
我最近收到一本由西藏那曲市政协双湖县委员会新编辑出版的《神奇藏北 极地双湖》画册,欣喜不已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