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45年,八路军山东军区八个主力师整编完毕,其中六个师挥师北上,直插东北战场。这些部队的指挥官们,有的后来成为威震四方的纵队司令,有的则因种种原因未能更进一步。今天,我们就来扒一扒这六位师长的东北征战史,看看他们谁最终扛起了纵队大旗,谁又遗憾止步?
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郑信鸿业主在地下停车场惨遭多名保安持械殴打,造成两人轻微伤。这是发生在深圳市民黄先生身上的一件糟心事。据他介绍,小区业主和开发商因地下停车位归属问题发生冲突,当天有警察在地面维持秩序,自己出于好奇与朋友前往停车场看。
辽沈战役中,吴克华率4纵死守塔山,六天六夜顶住国民党军11个师猛攻,确保东野主力攻克锦州。战后林彪亲自嘉奖:“没有塔山阻击,就没有锦州胜利!”
辽沈战役中,梁兴初率10纵死守黑山、大虎山,硬扛廖耀湘兵团五天五夜,为东野主力合围国民党军立下汗马功劳。抗美援朝时,他带的38军更是打出了“万岁军”威名!
1946年新开岭战役,胡奇才指挥4纵全歼国民党军“千里驹师”25师,创东北战场首次成建制歼敌一个师的纪录!可惜因旧伤复发,他多次离职休养,最终未能长期执掌纵队。
杨国夫资历虽深(红军时期就是团长),但6纵三换司令员(陈光→洪学智→黄永胜),他始终是副手。论战功,他率7师在东北初期屡建奇功;论资历,却难敌洪学智、黄永胜等“空降”将领。
塔山阻击战中,蔡正国带10师死守阵地,五天五夜未下火线军代军长遭美军空袭牺牲,成为志愿军牺牲的最高级别将领之一。
罗华生本是政工干部出身,虽能打仗,但2师入东北后不久,他就被调往地方军区,错过了野战部队升迁机会。后来虽重回野战军,但始终停留在师长级别,最终率152师南下广西。